defer

defer的决定源于一系列的巧合:五一以来的思索、意外收到的USC offer、与晨宇的频繁交流,以及他恰巧转发了一位USC新晋AP微调大佬的帖子,我又碰巧在老馆再次看到了这个帖子。微调的个人经历也打动了我。

五一期间,有件事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。尽管我不愿公开细谈,但它无疑对我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微妙的影响。在一些其他巧合的推动下,我决定defer,改变了下半年的安排。

当时我只收到了UCI netsys的offer(还有UCR的CS,但它综排太低了。不过在我心中它是一所好学校,比拒了我的傻逼UCD强)。此外,西北、UCSD、NYU Courant、UCSB的拒信我都可以接受。但我还是有些失落。因为申请时就是冲着转码来的,如果接着做EE,我本可以去到更好的学校。但已成定局,我也没别的办法。彼时国外大裁员,舆论唱衰互联网。也许去netsys可以做硬件?我如此安慰自己。

五一之后,我心情很低落,胡思乱想。18年对未来有那么多美好期许,却是这样的结局。原本我是觉得随便读个ms转码挺好的。实际上也的确不错,但有些我一直以为触手可及的东西,就这样离我远去了。**也许在大一大二我是有机会把它化为现实的,但被我搞砸了;也许这从来就不属于我。**而我怎样也无法摸到那,上游的风啊。又有了尝试科研的想法。我低年级进组做过一段,也暑研过,都没产出。但因此我对科研并无幻想,知道不应单纯出于功利去读博。我咨询了许多同学和老师,却仍难以做出决定。如果选择科研,我将面临研究方向的选择。UCI netsys是主要是通信领域,而我本科只做过RL和一点NLP,通信不喜欢也没学明白(给电子丢脸了)。即使可以找CS的老师,项目时长只有一年半,找工在秋季就得开始行动,不会给我留出试错的机会,只能选择一边all in。

五月中旬我收到USC CS37 24spring的offer。最开始有些愤恨,申请时第一个填的就是你,结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,去你的吧。而在ddl过后,他们意外地再次向我发出了录取通知。就在第二次截止日期的前两天,我在微信上看到晨宇转发了Yue Zhao教授的招生信息,而当天下午,在老馆刷知乎时,我又偶然看到了这个帖子。我突然有所领悟:我可以gap半年做研究。

我立刻写邮件给Yue Zhao教授,询问是否有机会进行远程实习。或许是新手保护期吧,Yue Zhao教授回复了我,还安排了一次视频会议。后来我就明白,在你一无所有时,能够得到回复并和professor进行沟通,并不是一件平凡的事情。由于英语不好,我其实没有完全听懂会议的内容。但我记得他后来建议我可以先尝试在国内找实习,并表示可能在八月份再与我联系。我认真考虑并采纳了他的建议。后来他并没有联系我,但我想了又想还是没发邮件提醒他。因为我觉得目前的状态还算不错,而且我也发现我和他的研究方向不很匹配,这可能也是他没找我的原因。不过无论如何,我都非常感谢Professor Zhao给出的建议。

其实还有另一层领悟。上大学之前对我计算机技术一窍不通,只会用电脑打游戏,连PPT都不会做。大一上的机缘巧合让我对CS有所涉猎,逐渐在转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这成为了我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成就感来源之一。那就和我本科为啥要学电子一样,不正是因为高中阶段的一系列巧合?虽然比较失败,但我并不后悔。也许我命中注定是要学CS的,本科的经历“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”。那就让我再一次为目标背水一战吧,就像当年在上海一样。